一季度是企业金融需求的旺季,该行以此为契机,在全辖开展“开门红”主题活动,制定重点客户拓展目标,并对客户实施分类管理,指导各经营机构有针对性的开展目标客户拓展。并加强与交总行的业务联动,专门激请交总行业务专家团队来浙通过举办离岸业务推介会、为客户量身定做金融解决方案等形式进一步稳定现有客户吸引潜在客户。在此基础上,该行还抓住交总行挂牌义乌离岸创新基地的有利契机,大力拓展义乌国际贸易城客户的离岸金融需求,发挥离在岸联动优势,促进中国义乌小商品市场等重点区域离岸银行业务的发展。
交通银行的离岸银行业务是指交通银行吸收非居民的资金,并服务于非居民的金融活动,俗称“两头在外”的银行业务。据介绍,目前我国已批准开办离岸银行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有4家,交通银行是其中之一。
目前交通银行离岸业务主要产品有:进口业务(进口开立信用证、进口代收、进口押汇、进口保付融资)、出口业务(信用证通知、转让信用证、跟单托收、出口议付、福费廷、出口风险参与)、汇款业务[汇入汇款、汇出汇款、快汇(由离岸帐户汇入交通银行在岸账户)]、资产业务(内保外贷、外保内贷)。通过上述产 品,企业能享受多项金融服务,外贸发展如虎添翼。
]]>
“我行充分发挥自身离岸业务优势,积极打造通企身边的‘国外银行’品牌,为企业提供专享便捷服务。”交行南通分行国际部负责人表示。作为南通市唯一一家拥有离岸业务牌照的大型国有控股银行,该行充分发挥自身毗邻总行离岸中心的地理优势,担当总行离岸中心的服务窗口,为南通企业提供优质的离岸金融服务。
“作为棉花进口大户,如何在自身进口配额的基础上,做大贸易规模,满足国内棉花市场需求,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难题。”南通某棉花贸易公司负责人坦言,按照原来的贸易流程,该公司境外采购的棉花需自行报关,后销售给国内纺织加工企业,而有限的棉花进口配额往往与该公司的贸易规模不相匹配,公司业务发展遇到瓶颈。交行南通分行了解到该公司发展困难后,在第一时间为其设计了个性化的服务方案,通过该行离岸金融业务,帮助企业成功注册海外贸易平台,并开立离岸公司账户,贸易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该公司从海外进口棉花后,以离岸公司作为“中介”,通过货物所有权的转卖,最终由购进棉花的境内各家纺织企业利用自身的棉花配额进行报关,从而“释放”该公司的进口配额,从根本上解决了业务实际需求。2013年,该公司通过离岸业务,实现新增销售500万美元。
灵活多变的产品组合及丰富多样的产品类型,是该行积极推进创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推动南通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的另一途径。2013年,该行先后成功办理辖内首单国际证假远期偿付、国内证假远期偿付、人民币NRA福费廷贴现、跨境人民币海外直贷等创新产品,为企业提供了及时的资金支持,缓解了融资压力。
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其鼓励和支持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跨境融资业务的政策,必将带动相关新业务的拓展,吸引南通部分优质企业向自贸区的转移。“下一步,我行将密切关注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最新进展情况,争取抢占市场先机。协助南通当地龙头企业进驻自贸区,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开立账户,开展业务,更好地促进南通地方企业的做大做强。”交行南通分行行长王飚表示,该行还将发挥集团优势,密切同上海自贸区分行、交银租赁的配合与联动,在创新融资、多样化风险对冲手段、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尝试合作。
此外,在现有规模基础上,该行还将进一步充实和培养国际业务拓展和操作人员,成立专业海外客户服务团队,通过各项资源保障,打造一支在南通地区有影响力、高效运转的离岸金融服务团队,争取交通银行南通离岸业务中心获批,为服务企业,发展实体经济提供更大动力。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就此话题独家专访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他表示,上海自贸区改革主要任务是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由于这些离不开金融,也就有了金融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和开放,“综合来看,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形态,事实上就是境内的离岸金融。”
第一财经日报:在你看来,设立上海自贸区的意义是什么?
连平:上海自贸区是以开放促进改革的又一次尝试,应该会把中国的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曾经大体有三次先例,起先是深圳的开放,接下来是浦东的开发开放,后来又是2003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是最近这些年慢下来了。目前来看,以开放促进改革新的推动抓手就是自贸区。
自贸区不会仅有一个,日后可能会有一批出现。广州、广西、天津、新疆等地现在都在申请,有可能逐步推出,不同的地方可能会有不同的特点。比如说广西,就可以边贸为主,金融等范畴的改革就可能会相对弱一些。
日报:自贸区的设计主要会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连平:自贸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任务和措施。
其一是投资领域的扩大开放,扩大服务业的开放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过去开放以工业制造业的开放为主导,而自贸区的开放强调以服务业的开放为主,包括金融服务、航运服务等。其实在28平方公里的区域也搞不了什么制造业。
同时自贸区会加快贸易方式的转变。新型业态的贸易将提升我们的出口价值,提升在国际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目前我们的贸易价值还处于相对低端的位置,很多还是给国际品牌打工。我们的确要升级换代。值得关注的是,自贸区将提升国际航运服务的能级。自贸区若能推行与国际水准持平的航运标准,那么相应也将带动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国际航运金融接轨。
还有一部分改革任务是完善行政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现在上海自贸区已经提请废除了四部法律,比较多的涉及投资方面。因为首先要投资,让资金进来,让企业进来。在管理方面,强调一线放开,也就是说区内和国际市场之间是开放的、融通的,但与上海的其他地方要相对隔离,即二线安全高效管祝
当然,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无疑是一部重头戏。
日报:自贸区在金融改革方面会有突破?
连平:上海自贸区改革任务中的重要一部分就是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我认为在金融领域自贸区未来肯定会有几个方面的突破。
其一是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可兑换。自贸区是和国际接轨的贸易、和国际接轨的投资,国际资金进来了,首先要没有限制,进来的美元、欧元,要能换成人民币及其他货币。资本项下可兑换要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是国际自由贸易区的通行做法,否则企业不会过来。
与之相关联的就是汇率改革。这方面要和国际市场接轨,汇率就要实现自由化。其中,美元和人民币会受到两个市场的影响,即香港市惩中国内地外汇交易中心。因为美元对人民币有交易的地方一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另一个是香港地区,香港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有差价的,那么受哪个市场的影响多一些,这就要由市场供需决定了。
同时,外汇管理和外债管理都需要用与国际接轨的制度,如果还用境内的外汇管理条例去管自贸区,肯定是做不成。外债管理也是如此,比如对区内的银行资金的管理,就不能从区外境内去吸收存款,其来源一是吸收区内的存款,二是从国际市场上借钱,比如说从美国市场去拆借资金都可以。
日报:放开存款利率,这一利率市朝改革的最后一道门槛会被跨越?
连平:区内人民币利率水平无论是贷款利率还是存款利率,都应该放开。这里和香港市场之间应该是没有严格管制的。也就是说,这里的利率价格应由供求关系、金融机构自由定价。
与汇率价格一样,自贸区的利率市朝以后,人民币利率价格也将会形成自己的一个价格,不同于非常低廉的香港,也不会同于境内市场,其价格可能介于两者之间。
还有在金融管理方面,在区内的金融管理,是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来进行,比如说不一定搞存款准备金制度。区内银行也不需要区外境内的总行或上一级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它的流动性靠区内机构解决。缺的话从国际市场拆入,不能从境内市场拆入。其实从国际市场拆入资金成本很低,这样,也能保证在区内的贷款利率相对而言较低。这应该是一个变化的趋势。
日报:为何不是区外境内银行或上级金融机构给区内提供流动性?
连平:不排除一些金融机构在区内设立相应机构的时候,一次性提供资本金或者营运资金,但提供完以后就不应再有资金往来了;还要排除特殊情况,在运营困难、出现危机的时候,可以通过央行的批准进行流动性提供。
但在正常情况下,不提供流动性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境内区外的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如果提供了流动性,那么就应该允许资金再回流,如要这样,问题就来了。要知道,在这个市场上它的一个特点就是账户要分开。现在像一些银行比如交行、招行、浦发、深发展等银行有离岸金融业务,而离岸金融业务的资金、业务往来账户都单独运作,与国际市场接轨,但与境内的业务账户是分账户管理。在自贸区里面的处理就应该如此处理,不能往来,如果这个隔离墙被打通,风险非常大。比如当年泰国引爆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就是在危机之前,大量的资金进入离岸账户,离岸账户再向在岸账户投放,绕过了外汇管理,然后这些资金一下子撤离的时候,打击几近毁灭性。
尽管自贸区在地理上是中国境内,但是它是在关外,它的管理是与国际市场接轨。其实,总的来看,在上海自贸区,就是离岸金融中心的做法。对银行而言,将来既有了离岸金融业务的概念,又有了离岸金融区域的概念。
日报:自贸区改革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连平:在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毫无疑问又向前跨进一步。在区域内经营的人民币其实就是离岸货币,现在人民币在香港和伦敦都是离岸货币,如果上海做起来的话,人民币在国际上发挥它的功能就会有进一步的基矗比如说贸易支付结算功能,在自贸区里面会有很多中资企业,为了规避汇率风险,更多的人愿意用人民币;另外,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也会发展,我们国家现在鼓励用人民币对外投资,那么将来自贸区设立的企业,只要备案,就可以进行对外投资,那么大量的中资企业,将有很大的动力用人民币进行境外投资;同时,人民币作为一种交易货币也会有所发展,因为在这里面金融是自由化,会有很多衍生产品出现,人民币作为一种交易货币其业务机会也会迅速发展。
]]>